人工智能技术突飞猛进,深度伪造技术也随之水涨船高。如今,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内容变得越来越简单,让人分不清真假。为了应对这一挑战,Google 最近宣布了一系列新措施,计划通过调整搜索引擎算法来减少显性深度伪造内容的影响。
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利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生成高度逼真的虚假内容,已经在许多领域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担忧。为了应对此问题,Google 计划改进搜索算法,降低显性深度伪造内容在搜索结果中的可见性,减少其传播和影响。
具体来说,Google 的新措施包括:
- 调整搜索引擎算法:通过优化算法,降低显性深度伪造内容的排名,确保用户看到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 大规模删除显性深度伪造内容:通过自动化工具和人工审核相结合的方式,Google 将大规模删除已知的显性深度伪造内容。
- 过滤相似搜索中的显性结果:在用户进行相似搜索时,系统将自动过滤掉可能包含显性深度伪造内容的结果,提供更为准确和可信的搜索体验。
这些调整将在 2024 年 7 月 31 日正式生效。
深度伪造技术带来了不少危害,主要包括:
- 影响舆情和选举:虚假内容可以被用来操纵舆论,影响选举结果,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 传播虚假信息,损害个人和社会利益:深度伪造内容可能被用来诽谤个人,损害其声誉,甚至导致经济损失。
为了有效应对深度伪造带来的挑战,跨学科合作变得尤为关键。结合天文学、计算机科学等多学科技术,可以提高深度伪造检测的准确性。例如,利用天文学中的光反射分析技术,可以检测图像中的微小异常,从而识别出深度伪造内容。
各国政府也在紧张应对这一新挑战,纷纷开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美国国会正讨论一项法律,专门打击利用 AI 生成图像和音频来干扰选举或恶意针对个人的行为。英国也在加紧监管,确保公众不被虚假信息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