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8 月 9 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与 OpenAI 宣布了一项名为 “唤醒沉睡的美人” 的合作项目,旨在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参观者的互动体验。这一合作最早在 2024 年 5 月宣布,计划通过 AI 驱动的聊天体验,为博物馆的展品提供互动和信息丰富的对话。然而,项目的发布被推迟,具体原因尚未公开。
此次合作的核心是利用 OpenAI 的技术,在博物馆内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 AI 聊天体验。该项目的目标是通过 AI 技术,使参观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和历史背景。OpenAI 的 GPT-4o 系统卡和其他新技术也将在这一项目中得到应用。这一合作项目的延迟发布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许多社交媒体用户猜测,推迟的原因可能与技术调试和内容优化有关。一位名为 Tibor Blaho 的用户在推特上表示:“有人在最后几小时内发布了太多新的(和测试?)文章 —— 预计很快会有 GPT-4o 系统卡、SWE-bench 验证、新客户故事等。” 这表明,OpenAI 和 The Met 可能正在进行最后的技术调整,以确保项目的顺利上线。
除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其他博物馆也在积极探索 AI 技术的应用。上海博物馆在 2024 年 8 月推出了一系列特展,包括《宝塔乾坤:上海圆应塔遗珍展》和《玉出申江 —— 潘玉良的艺术之旅》。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还利用 AI 和 VR 技术提供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重庆自然博物馆则推出了西南地区首个 “全息动物园”,利用全息技术将远古恐龙 1:1 真实还原,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恐龙时代。馆长高碧春表示:“在‘全息动物园’中,行业领先的全息技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该项目技术方运用数字孪生与全息成像技术,将远古恐龙 1:1 真实还原所有细节,让逼真的恐龙形象跃然空中,游客置身其中甚至能看清恐龙身上的皮肤纹理。”
此外,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也推出了多个展览,包括 “玉出大江 —— 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 和 “晋见中国 —— 百件山西文物中的华夏文明”。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丰富的历史文物,还通过 AI 和 VR 技术提供了沉浸式的观展体验。馆长牟丰京表示:“博物馆希望通过 3 个展览的同步上线,既为观众展示长江文明进程,也对话黄河文明;既讲好中国故事,也突出重庆特色。”
这些博物馆活动的举办,展示了 AI 技术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应用。通过 AI 技术,博物馆不仅可以提供更丰富和互动的观展体验,还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