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5 月 27 日,马斯克的 xAI 公司宣布完成 60 亿美元 B 轮融资,公司估值高达 240 亿美元。此次融资由 Valor Equity Partners、Vy Capital、Andreessen Horowitz、Sequoia Capital、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和 Kingdom Holding 等主要投资者参与。
马斯克对 xAI 及其产品 Grok 的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他表示,未来几周将有更多关于 xAI 的消息公布,暗示公司在技术和产品方面将有更多突破。马斯克计划用 10 万个 H100 GPU 打造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被称为“超级计算工厂”,用于训练和运行 Grok 的下一个版本。这台计算机的规模至少是目前最大 GPU 集群的四倍,预计将在 2025 年秋季前投入使用。
xAI 公司旗下的核心产品之一是 Grok,Grok 的最新版本 Grok-1.5V 不仅可以处理文本,还能处理包括文档、图表、示意图、屏幕截图和照片在内的多种视觉信息。Grok 的开发团队使用自研的训练系统,在 JAX 和 Rust 的基础上全新训练了 Grok-1 模型,具有 3140 亿参数。Grok-1.5V 的基础设施基于 JAX、Rust 和 Kubernetes 的自定义分布式训练框架构建,能在长达 128,000 令牌的上下文中实现文本检索。
此次融资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超级计算机建设:xAI 计划用 10 万个 H100 GPU 打造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用于训练和运行 Grok 的下一个版本。
- 产品开发和优化:加速 Grok 的开发和优化,提升其在多模态人工智能领域的表现。
- 市场推广:逐步向更多用户推广 Grok-1.5V,并推出更多新功能。
- 团队扩展: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加入 xAI 团队,进一步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
Elon Musk 与 OpenAI:分道扬镳与 xAI 的崛起
Elon Musk 曾经是 OpenAI 的早期投资者和支持者,但他在 2018 年退出了 OpenAI 的董事会。据报道,Musk 退出的部分原因是他对 OpenAI 的方向和管理有不同意见。Musk 可能认为 OpenAI 没有完全朝着他认为最合适的方向发展,因此决定创办自己的 AI 公司。
OpenAI 的起源
OpenAI 成立于 2015 年,由 Elon Musk、Sam Altman、Greg Brockman 等人共同创立,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确保其安全和对人类有益。Musk 当时表示:“我参与 OpenAI 的原因是为了防止人工智能对社会构成潜在的巨大风险。我们希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被正确使用,不会被滥用。”
在 OpenAI 的早期,Musk 对其方向和目标充满热情和信心。他强调,OpenAI 的非营利性质是为了确保 AI 技术的开发不受商业利益的驱动,而是专注于人类的长期利益。在 2016 年的一次采访中,Musk 说:“我们必须非常小心,确保我们构建的 AI 系统是对社会有益的,而不是对社会有害的。”
分歧的出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Musk 和 OpenAI 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据报道,Musk 对 OpenAI 的方向和管理方式产生了不满。他认为,OpenAI 在某些关键决策上偏离了他最初的愿景。例如,Musk 对 OpenAI 追求的某些技术路径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些路径可能会带来不可控的风险。
据一封泄露的内部邮件显示,Musk 在 2017 年写道:“我担心我们在某些领域的进展过于迅速,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潜在的安全风险。我希望我们能更谨慎一些。”这封邮件反映了 Musk 对 OpenAI 技术发展速度和安全性的担忧。
另一个关键分歧点是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理解和愿景。AGI 是指能够执行任何人类智能任务的人工智能系统。Musk 对 AGI 的潜在风险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他认为 AGI 如果不加以严格控制,可能会对人类社会构成巨大威胁。
相反,OpenAI 的部分领导层则对 AGI 的发展持较为乐观的态度,认为通过合理的技术和政策,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 AGI 的风险。OpenAI CEO Sam Altman 曾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表示:“我们相信,通过负责任的研究和开发,我们可以构建出安全的 AGI 系统,并使其为全人类服务。”
由于这些分歧,Musk 在 2018 年选择退出 OpenAI 的董事会。公开声明中,他提到:“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并考虑到我在特斯拉和 SpaceX 的工作负荷,我决定离开 OpenAI 董事会。”然而,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他与 OpenAI 管理层在方向和策略上的根本性分歧。
xAI 的创立
离开 OpenAI 后,Musk 并未放弃对 AI 技术的兴趣。相反,他决定创立自己的 AI 公司——xAI。xAI 的目标是开发先进的 AI 技术,同时确保其安全和有益性。Musk 表示:“我创立 xAI 是为了继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但我们会更加关注安全性和道德标准。”
xAI 在成立后迅速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关注,其融资过程反映了市场对 Musk 和 AI 技术前景的高度信任和期待。以下是 xAI 的主要融资历程:
- 种子轮融资(2023 年 6 月):
xAI 在创立之初获得了一轮种子轮融资,主要投资者包括 SpaceX 和特斯拉的早期投资人。这轮融资帮助 xAI 建立了初始的技术团队和基础设施。
- A 轮融资(2023 年 9 月):
在种子轮融资之后的几个月内,xAI 迅速完成了 A 轮融资,筹集了约 5 亿美元。这轮融资由多家顶级风投机构领投,包括 Andreessen Horowitz、Sequoia Capital 和 Khosla Ventures。融资的主要用途包括扩充研发团队、购买高性能计算设备(如英伟达的高端 GPU),以及推动初期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原型设计。
- B 轮融资(2024 年 3 月):
仅半年之后,xAI 完成了 B 轮融资,募集资金达到 10 亿美元。这轮融资不仅有原有投资者的跟投,还吸引了新的战略投资者,如微软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这笔资金使 xAI 能够加速其核心 AI 模型的研发,尤其是 Grok 项目的推进。
- C 轮融资(2025 年预期):
根据业内预测,xAI 正在计划于 2025 年进行 C 轮融资,预计融资额将超过 15 亿美元。这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拓展,包括在自动驾驶、机器人技术、医疗诊断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和产品落地。
安全与威胁,AGI 之争背后的权力
不过,Elon Musk 的发言仍然充满让公众难以理解的矛盾冲突之处,一方面,Elon Musk 一直以来对 AI 的潜在威胁持有警惕态度:
2024 年 5 月 14 日:他提到灭绝主义哲学已经被编程到 AI 中,暗示 AI 可能带来的巨大威胁。
“Now imagine if the extinctionist philosophy is programmed into AI. No need to imagine – this is already the case with Gemini and ChatGPT.”
2024 年 5 月 20 日:他在推特上表示,尽管对人类有好的结果是可能的,但并不确定。
“Excitement is guaranteed! A good outcome for humanity is probable, but not certain.”
而且,Elon Musk 对通用人工智能(AGI)持有非常谨慎和警惕的态度。2024 年 5 月 14 日,Musk 提到“灭绝主义哲学已经被编程到 AI 中”,并指出这在 Gemini 和 ChatGPT 中已经是现实。
“Now imagine if the extinctionist philosophy is programmed into AI. No need to imagine – this is already the case with Gemini and ChatGPT.”
2024 年 5 月 14 日:他还提到“真正的战斗是灭绝主义者与扩张主义者之间的对抗”,前者希望人类灭绝,而后者希望探索宇宙。
“The true battle is: Extinctionists who want a holocaust for all of humanity. — Versus — Expansionists who want to reach the stars and Understand the Universe.”
但另一方面,随着 xAI 公司融资消息的即将披露,Elon Musk 还在 x 上发言表示 AGI 明年即将到来。
Elon Musk 创办 xAI 到底是担心 AI 的威胁要掌握 AGI 的控制权,还是要在最火热的 AI 市场中参与一把,毕竟特斯拉目前市场增长到达一定的瓶颈,而 FSD 还在艰难爬坡。毕竟 Elon Musk 这几年从未在全球科技热点中心中离开过。
当然,对于大部分熟悉 Elon Musk 的人来说,这可能又是一个熟悉的 Elon Time,一个从不准时的时间。
AI 的安全之争似乎是这场沸腾的科技新产品传播中绕不开的悖论性催化剂。
全球科技巨头在一路狂奔向 AGI,鼓吹 AI 威胁的 Elon Musk 也参与其中。OpenAI 从去年的董事会的权力博弈留下的组织裂痕,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引发人员离职潮,而背后的因素也是关于超级对齐团队和管理层之间对于 AI 安全问题的理解和资源的分配冲突。
图灵奖得主、Meta 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表示 AI 目前的能力水平还大大低于人类,根本不需要在今天来担忧 AI 的威胁。
他目前在 Meta 负责 Fair 实验室,正在带领 Fair 团队开发一种名为 AMI(Adva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的新型目标驱动 AI 架构。该架构采用基于 JEPA(联合嵌入预测架构)的世界模型,强调规划和推理能力。LeCun 此前已在多次演讲和两年前的愿景论文中提及这一研究方向。
据《金融时报》报道,杨立昆认为当前的大语言模型(LLM)无法达到人类或甚至猫的智力水平。他指出,这些模型缺乏逻辑理解、物理世界掌握、持久记忆、推理和分层规划能力,严重依赖已有训练数据,因此本质上不安全。
Lecun 主张从根本上改变方法,开发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并估计这一愿景可能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实现。他提到,基于 JEPA 的“目标驱动”架构有望达到人类智能水平,具备了解物理世界、持久记忆、推理和规划等四个基本特征。
也因此,他在社交媒体上一直和 OpenAI 及 Elon Musk 针锋相对。
在 OpenAI 爆出离职员工合同事件后,他在社交媒体上嘲讽 OpenAI 为 CLosedAI,称其对于员工的限制过于苛刻。
而在 xAI 融资公布之后,Elon Musk 在 x 上发布招聘广告称,如果你相信我们理解宇宙的使命,需要最大限度地严格追求真理,而不考虑受欢迎程度或政治正确性,欢迎加入 xAI。
杨立昆在此条内容下直接吐槽马斯克是个难以容忍的老板,具体发言如下:
如果你能忍受以下老板,请加入 xAI:
声称你正在研究的问题将在明年得到解决(没有压力);
声称你正在做的事情会杀死所有人,必须停止或暂停(是的,休假 6 个月);
声称要”极其严格地追求真相”,但却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散布疯狂的阴谋论。
以上三条内容对于 Elon Musk 的招聘说明、对 AGI 发生在明年的预测以及对于 AI 威胁论背后的冲突的态度表示强烈反对。
但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不管是明星公司 OpenAI,巨头公司 Meta 和 Google,还是明星老板 Elon Musk,甚至包括明星科学家、研究员等等,都在这场持久的舆论战中想尽一切办法抢占媒体眼球和声量,这背后既有来自竞争的危机感,也有站在技术和权力漩涡中央的野心。
写在最后
随着各家公司不断推出新的 AI 应用和产品,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规模都在迅速扩大。然而,对于通用人工智能(AGI)是否能够达到人类水平,依然存在诸多未知和挑战。尽管目前的 AI 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要实现真正的 AGI,还需要克服技术、安全、伦理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对 AGI 的前景保持观望态度,期望科技界在追求创新的同时,能够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道德性。总的来说,这场全球科技之争不仅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商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力量。希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能够见证更多技术突破,同时确保这些技术对社会产生积极和有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