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毫河风报
菜单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播记
 
美国版权局呼吁国会立法,AI 仿冒技术威胁隐私和身份安全

美国版权局呼吁国会立法,AI 仿冒技术威胁隐私和身份安全

2024-08-01

近日,美国版权局发布了一份报告,呼吁国会尽快立法应对 AI 仿冒行为。报告指出,随着 AI 技术的发展,通过 AI 进行身份仿冒变得越来越容易和常见。这不仅涉及到版权问题,还关系到隐私和身份安全。版权局建议,个人的肖像权应当像照片或歌曲一样,受到联邦层面的基本保护。未经授权的数字复制品在娱乐和政治领域已经构成了威胁,普通公民也难以幸免。

近年来,AI 仿冒技术在 AI 换脸和拟声领域进步显著。通过深度学习算法,这些技术能将一个人的面部特征或声音特征 “移植” 到另一个人的视频或音频中,生成逼真的仿冒内容。起初,这些技术主要用于娱乐和影视制作,但随着技术的普及和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利用它们进行非法活动。

去年 5 月,包头发生了一起 AI 诈骗事件,福州市某公司法人代表郭先生在 10 分钟内被骗 430 万元。骗子利用 AI 换脸和拟声技术,伪装成郭先生的熟人实施诈骗。这起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凸显了 AI 仿冒技术的潜在威胁。AI 仿冒技术不仅威胁个人隐私,还可能导致财产损失。通过伪造身份、声音和视频,骗子可以获取受害者的信任,从而实施诈骗。此外,这些技术还可能被用于制造虚假新闻、诽谤他人,甚至在政治选举中进行操纵,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

版权局给出的建议包括:

  1. 责任应源于未经授权的数字复制品的传播或提供,而不仅仅是创建行为。
  2. 保护应至少持续到个人的终生,任何死后保护应限时。
  3. 法规应包括一个安全港机制,激励在线服务提供商在收到有效通知后删除未经授权的数字复制品。
  4. 联邦法律应提供全国一致的最低保护标准,州仍然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

现有法律在应对 AI 仿冒行为方面存在不足。虽然一些州已经制定了相关法律,如伊利诺伊州的 BIPA 法案和加利福尼亚州的 CCPA 法案,但这些法律的覆盖范围和执行力度有限。联邦层面的统一立法将有助于填补这些法律空白,提供更全面的保护。

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也能提供一些启发:

  • 欧盟的《人工智能法案》是全球首个全面的 AI 监管法案,规范高风险 AI 应用,包括仿冒行为。它要求 AI 系统使用个人数据时必须获得明确授权,还设立了严格的处罚机制。
  • 中国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 AI 系统使用个人数据时的合规要求,并设立了相应的监管机构。

专家和学者认为,AI 仿冒行为不仅涉及版权问题,还涉及隐私和身份问题。许多学者呼吁政府在制定法律时,要充分考虑技术发展的速度和复杂性,确保法律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在立法进程中,版权局局长 Shira Perlmutter 和其他相关机构领导人通过报告和建议,推动了国会对 AI 仿冒行为的重视。此外,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和其他联邦机构也在积极参与,提供技术支持和执法资源。

AI 日报

查看全部日报

  • 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新变革
  • AI 代理战场新核武!OpenAI 发布 o3 模型:比肩人类决策,媲美专业审核
  • 软银 5000 亿美元 AI「星门」陷融资困境,孙正义:短期波动不足为惧
  • 贝索斯加持 AI 搜索新星估值 140 亿!3 年超谷歌 7 年成绩
  • 苹果重磅爆料:秘密研发两大“杀手锏”芯片,剑指智能眼镜与 AI 服务器!

©2025 毫河风报 沪ICP备1801244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