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科技巨头们陆续发布了财报。微软、谷歌和亚马逊等公司在 AI 上投入了巨资,但财报显示,这些投资还没带来预期的显著收益。
- 亚马逊的财报显示,尽管在 AI 上花了大笔钱,但并未明显提升公司的销售额,结果其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下跌了 9%。
- 英特尔宣布将削减 100 亿美元的成本并裁员数万人,以应对 AI 投资带来的财务压力。
- 微软在最新的财报电话会议中透露,他们在云计算和 AI 相关基础设施上的投资可能需要 15 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实质性的回报。微软第四财季总营收达到了 647 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 2.95 美元,略高于分析师预期。
- Meta 在生成式 AI 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短期内还没有看到明显的收入增长。
- 谷歌预计每季度在 AI 建设上的资本支出将超过 120 亿美元。微软则表示,预计 2025 财年的支出将超过 2024 年的 560 亿美元资本支出。Meta 也计划将全年资本支出提高到 370 亿至 400 亿美元之间。
这些公司在 AI 领域的具体投入包括谷歌的 Gemini AI 项目、微软的 Azure AI 平台以及 Meta 的生成式 AI 模型 LLaMa 3.1。目前,AI 项目的盈利情况并不理想。例如,OpenAI 的财务状况显示,其今年的运营成本可能高达 85 亿美元,而预计收入仅为 35 亿至 45 亿美元,面临高达 50 亿美元的亏损。
AI 投资的挑战主要来自技术和市场两方面。在技术上,AI 模型的训练成本高昂。比如,OpenAI 的 GPT-4 模型训练成本估计达到 7800 万美元,而谷歌的 Gemini Ultra 模型训练成本更是高达 1.91 亿美元。市场方面,投资者信心的动摇也是一大挑战。英伟达和亚马逊都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前者的股票在公司宣布其适应 AI 浪潮的巨大努力将花费 100 亿美元并导致成千上万的裁员后暴跌了 21%。
科技巨头如 Meta、微软和谷歌在 AI 领域的投资力度不减。Meta 预计全年资本支出将在 370 亿到 400 亿美元之间,微软计划在 2025 财年支出超过 560 亿美元,谷歌每季度的资本支出也在 120 亿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