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毫河风报
菜单
  •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播记
 
秘塔科技获蚂蚁集团领投,AI 搜索引擎市场再掀波澜

秘塔科技获蚂蚁集团领投,AI 搜索引擎市场再掀波澜

2024-08-08

2024 年 8 月 8 日,国内 AI 搜索引擎公司秘塔科技宣布完成了新一轮超 1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光速光合跟投。本轮融资后,秘塔科技的估值达 1.5 亿美元。秘塔科技的老股东包括明势资本、猎豹移动和丰元资本等。据了解,百度和腾讯等大型科技公司也曾在这轮融资期间与秘塔科技接触,但最终蚂蚁集团与秘塔科技达成交易。

蚂蚁集团在 AI 领域的投资布局逐渐清晰。去年以来,蚂蚁集团已至少投资了 6 家公司,包括大模型公司智谱 AI、月之暗面,视频生成公司爱诗科技、生数科技,AI 芯片公司墨芯和秘塔科技。蚂蚁集团董事长兼 CEO 井贤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蚂蚁的 AI 战略是发展 “专业智能体”,即拥有金融、医疗等专业知识的 AI。

秘塔科技成立于 2018 年 4 月,由连续创业者闵可锐创立。闵可锐曾联合创立自然语言技术供应商 “玻森数据”,并在 2017 年加入猎豹移动任首席科学家。秘塔科技自成立以来,陆续推出了多款 AI 产品,包括法律 AI 翻译产品 “秘塔翻译”、纠错校对产品 “秘塔写作猫”,以及文章生成产品 “量子速写”。这些产品主要面向专业人士。

2023 年 3 月,秘塔科技正式上线了 AI 搜索产品 “秘塔 AI 搜索”。该产品在上线初期便取得了市场表现,当月网站访问量超过 700 万次。据网站访问数据监测平台 Similar Web 的数据,秘塔搜索在中国一批 AI 产品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百度文心一言和月之暗面 Kimi。秘塔 AI 搜索的增速达到 550%。

秘塔科技的创始人闵可锐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两周能训练一版 Perplexity AI 出来。” 美国 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目前估值已超 30 亿美元,是年初时的 6 倍。半年内,Perplexity 完成了两次融资,吸引了黄仁勋、贝佐斯和 Google 高管的投资。

秘塔科技的创始人闵可锐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后在牛津大学获得数学硕士学位,并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攻读电子与计算机博士。闵可锐的博士生导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马毅表示,2023 年初时,秘塔是中国 7、8 家有语言模型经验的团队之一。闵可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AI 领域更多是工程巧思,而非天才的想法。他举例说,近年影响力很大的 ViT(Vision Transformer),其本质思路是 “切片”:把图像对应的长序列切割成短序列,经过这一转换,就能用标准 Transformer 架构做后续操作。

与 Perplexity“不做模型、只做应用” 不同,秘塔科技使用自研模型,但参数没那么大。闵可锐表示:“千亿模型对成本是一个负担,在应用上,我们会希望它越小越好,而不是相反。”

AI 搜索引擎市场近年来竞争激烈,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布局这一领域。国内市场方面,百度、阿里、腾讯等科技巨头相继推出了 AI 搜索产品,如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字节豆包等。秘塔科技作为较早注意到 AI 搜索这一方向的中国公司,凭借其自研模型和灵活的产品策略,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国外市场方面,美国 AI 搜索引擎 Perplexity 被誉为 “Google 杀手”,其发展速度令人瞩目。Perplexity 成立于 2022 年 8 月,由前 OpenAI 研究员 Aravind Srinivas 与 Meta 研究科学家 Denis Yarats 等人共同创立。该公司专注于利用 AI 技术开发生成式搜索引擎,为搜索查询提供直接答案,而不是提供网站链接列表。Perplexity 的搜索产品提供简明扼要的答案,并附带链接来源引文。Perplexity 在短短两年内完成了多轮融资,估值从 2023 年初的 5.2 亿美元增长到 2024 年中的 30 亿美元。其投资者包括黄仁勋、贝佐斯和 Google 高管等知名人士。

秘塔科技与 Perplexity 在技术路线和市场策略上存在一定差异。Perplexity 专注于生成式搜索引擎,提供直接答案,并附带链接来源引文,而秘塔科技则使用自研模型,注重产品的灵活性和成本控制。

AI 日报

查看全部日报

  • AI 技术在医疗领域的突破性应用:从诊断到治疗的全新变革
  • AI 代理战场新核武!OpenAI 发布 o3 模型:比肩人类决策,媲美专业审核
  • 软银 5000 亿美元 AI「星门」陷融资困境,孙正义:短期波动不足为惧
  • 贝索斯加持 AI 搜索新星估值 140 亿!3 年超谷歌 7 年成绩
  • 苹果重磅爆料:秘密研发两大“杀手锏”芯片,剑指智能眼镜与 AI 服务器!

©2025 毫河风报 沪ICP备18012441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