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年 8 月 12 日的直播中,腾讯研究院院长司晓、香港科技大学终身教授王文博、帕西尼感知科技 CTO 张恒第和星海图科技联合创始人许华哲共同探讨了具身智能的 10 个真问题。这场圆桌讨论深入剖析了具身智能领域的挑战和机遇。上周的 2024 科技创变者大会上,多位具身智能行业的科学家和创业者也围绕具身智能的新技术、新趋势、新场景进行了讨论。
具身智能被认为是通往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路径,尤其是在大脑、小脑、空间智能、肢体与上游核心部件等方面的研究成为热门话题。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诸多技术瓶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黄铁军在 2024 科技创变者大会上指出,特别是大脑层面的专业化、多模态的轻量化模型成为一大趋势,智能需要实体与环境互动,从中学习进化。
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千寻智能」在 2024 年 2 月成立后,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两轮融资,累计融资近 2 亿元人民币。千寻智能的核心技术包括高泛化、高通用的机器人大脑,采用了视觉语言模型 ViLa 和部件约束模型 CoPa,解决了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工作的交互性和泛化性问题。千寻智能创始人兼 CEO 韩峰涛表示,数据、算力和算法是构建具身智能大模型的三要素,目前大部分玩家在算力方面的水平相当;当前算法的技术路线尚未完全收敛。
鹏城实验室与中山大学联合发布的全球首篇具身智能深度解析报告,调研了近 400 篇文献,解析了具身智能的研究现状和未来方向。报告指出,具身智能面临高质量机器人数据集的获取、人类示范数据的有效利用、复杂环境认知以及长程任务执行等多方面的挑战。在开放的现实世界中实现全无人操作仍然困难。报告强调,在实现通用具身智能之前,机器人需要先具备一定的专用能力,并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任务执行能力。
逐际动力作为通用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近期完成了 A 轮融资,领投方为招商局创投和上汽集团旗下私募股权投资平台尚颀资本,老股东峰瑞资本、绿洲资本和明势资本跟投。逐际动力成立于 2022 年,创始人张巍是南方科技大学长聘教授,公司旗下产品包括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四轮足机器人、双足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落地场景涵盖智能制造、工业巡检、物流配送和家庭服务等领域。逐际动力在 2023 年年底发布了人形机器人产品 CL-1,并在 2024 年 3 月发布了一条双足机器人 P1 在深圳塘朗山进行野外环境开发测试的视频。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指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并不在 “人形”,而更多体现为芯片、传感器、软件、人工智能、通信、机械、材料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当前人形机器人更多偏向于语言类交互,这与大模型训练数据的获取有关。北京大学助理教授王鹤表示,数据的采集需要消耗大量资金和时间,高效获取训练数据将关乎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否良性。
在 AI 与机器人领域,近期也有多项进展。Figure 公司发布了其最新型号 Figure 02 的预告视频,并宣布发布日期为 2024 年 8 月 6 日。Google DeepMind 展示了其最新的 AI 机器人,采用了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技术。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 SIGGRAPH 大会上宣布,AI 的下一波浪潮将是人形机器人。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英伟达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共同投资了 Figure 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