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9 月 9 日,木牛机器人宣布其最新研发的具身智能行业应用模型 MN-LLM,通过结构化、模块化架构和一体化设计,构建独立的感知、规划、驱动与控制协同的 AI 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公司 CEO 郭林表示,木牛机器人通过构建通用机器人平台系统,实现机器人本体和需求场景的适配。MN-LLM 模型在机器人本体搭建通用平台,解决了机器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商业化应用问题。通过对机器人本体能力的抽象和模块化设计,木牛机器人缩短了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提高了开发速度和协调性。
MN-LLM 模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叉车市场。叉车市场是一个巨大且成熟的市场,每年有 110 万台以上的销量,其中平衡重叉车是最集中的产品类型,占到整体市场销售额的 60%,且每年还有 20% 的增长率。木牛机器人 CEO 郭林解释道,无人平衡重叉车能大量应用于工业生产厂区内重货转运中,能够覆盖诸多应用场景。
目前,木牛机器人已与造纸行业智能制造系统和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的企业中轻长泰(市场份额超过 80%)、国家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体验中心(纺织行业)江苏格罗瑞科技等众多领域的智能制造节点型企业合作。这些合作伙伴的加入,为木牛机器人的技术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场景,也为其商业化落地提供了基础。
木牛机器人在叉车市场的应用是其具身智能行业应用模型 MN-LLM 的一个重要实践。无人平衡重叉车作为木牛机器人的首发战略产品,已经初步应用于造纸厂和纺织厂等需要大量重物搬运、装卸车等应用场景。造纸厂通常处于室外和半室外的生产环境,实际环境中的光线、气候、温度的差异都会影响到无人平衡重叉车的抓取、操作和摆放的精准度。此外,在重物运输过程中,车辆通常是非标准化的,需要机器人本体实时根据车辆所在位置进行即时性判断。无人平衡重叉车需要同时满足 5 吨大重量,4m/s 快速度和厘米级高精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在非标准化的作业场景下,无论是车辆还是码垛的位置、角度偏移,都会影响机器人建模的准确程度。
这种模块化设计提高了开发速度和协调性,降低了开发成本。通过对机器人本体能力的抽象和模块化设计,木牛机器人能够在不同场景下快速适配,满足各种商业化应用需求。木牛机器人已经与多家行业企业达成合作,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