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定义世界」这句话可能要改写了。
就在最近,OpenAI 正在筹划开发人形机器人。这个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从虚拟世界的 AI 到现实世界的机器人,OpenAI 的这一跨越,揭示了一个更宏大的愿景。
重返机器人领域: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
其实,这并非 OpenAI 的第一次「机器人冒险」。早在几年前,OpenAI 就设立过专门的机器人 AI 模型部门,还创造了不少令人惊叹的成果:训练机器人手臂解魔方、开发开源仿真工具 Roboschool 等。只是在 2021 年,这个部门悄然关闭了。
为什么是现在重启机器人项目?这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考量。
过去一年,OpenAI 展开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动作:投资机器人初创公司 Figure 和 Physical Intelligence,重启了尘封四年的机器人软件团队。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在硬件领域布局,与博通和台积电合作开发推理处理器,组建了一支由前谷歌 TPU 工程师领军的精英芯片团队。
这些动作串联起来,勾勒出一幅完整的战略蓝图:OpenAI 正在构建一个从云端到终端,从软件到硬件的完整生态系统。
竞合之间:新科技格局的重构
在这场转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 OpenAI 与合作伙伴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化。
曾经的合作伙伴 Jasper、Perplexity、Canvas 等公司,如今都成了潜在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机器人领域,OpenAI 投资的 Figure 和 1X Technologies,可能也会在未来的市场中与之展开竞争。这种竞合关系的转变,折射出科技行业的深刻变革。
Figure 02 机器人已经在宝马工厂开始测试,这是 OpenAI 模型在现实世界的一次重要尝试。从虚拟助手到工厂车间,AI 正在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
同时,OpenAI 还在积极推进跨平台整合:将 ChatGPT 融入 iOS、MacOS 和 iPadOS,开通电话和 WhatsApp 交互渠道。这些举措都在传递一个信号:AI 即服务的时代即将到来。
写在最后
从搜索引擎到网页浏览器,从服务器芯片到数据中心,再到如今的人形机器人,OpenAI 展现出的不仅是一家公司的野心,更是对未来科技形态的一种前瞻性思考。
在这个 AI 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新时代,技术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推进。OpenAI 的转型之举,或许预示着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未来:当 AI 不再局限于屏幕之后,当智能机器人走入千家万户,我们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
这不仅是 OpenAI 的战略转型,更是整个科技行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见证这场改变世界的科技革命如何展开。
毕竟,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