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2 月 22 日上海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 G1 牵着自家机器狗 Go2 绕场行走。这个身高 1.27 米、体重 35 公斤的银色机器人手持牵引绳,四足机器狗跟随其步伐在展台移动,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围着拍照。
这是宇树科技 G1 人形机器人正式发布后的首次公开演示。该机器人全身配备 23 个关节电机,单关节扭矩达到 120 牛米,碳纤维 – 铝合金复合结构使其能够完成倒立、舞棍、动态站起等动作。现场工程师用普通鸡蛋测试抓握能力时,机械手指在接触蛋壳瞬间自动调整为柔性模式。
G1 的核心控制系统复用自宇树四足机器狗产品线。通过移植深度强化学习算法,机器人掌握了跨障碍运球、三步上篮等动态平衡技巧。今年 1 月视频网站上流传的机械臂转笔视频,正是工程师用 G1 原型机测试精细操作时意外录制的花絮。
争议出现在春节前。宇树官方账号发布的机械臂泡茶视频因动作过于流畅,被多个社交平台标注「疑似 AI 合成」。工程师连夜在车间架设多机位摄像机,拍摄 G1 在不同地面材质上的真实工作画面,视频结尾特意安排工作人员碰撞机器人测试即时反应。
市场端的变化更为剧烈。2 月 11 日京东平台短暂上线了 H1 和 G1 两款产品的购买链接,标价分别为 65 万和 9.9 万元。三天后页面突然消失,客服解释称转为机构定向销售。
四足机器人领域的成功为宇树带来先发优势。其 Go2 机器狗搭载的 4D 激光雷达最小探测距离 5 厘米,这项技术被移植到 G1 的头部传感器阵列。在开发者大会上,G1 通过激光雷达识别出观众席里举着二维码的志愿者,准确走到对方面前完成扫码交互。
创始人王兴兴在央视采访中给出明确时间表:2025 年底实现千台级交付,2026 年开放第三方应用开发接口。